木通车前子山栀川连知母黄柏生地甘草此方清小肠之热,通利膀胱。<篇名>论伤寒少阴病发热而反用药不同赵嗣真曰∶详仲景发汗汤剂,各轻重不同。
《伤寒论》云∶病发于阳,而反下之,热入因作结胸;病发于阴,而反下之,因作痞满,此千古疑句也。此章先分发汗、烧针、下之三条,误治后,立三方治法。
按身重有风湿、有风温、有风寒、有火逆、有中。病八九日,已经汗下,脉尚洪数,两目如火,五心烦热,狂叫欲走,三黄石膏汤主之。
目睛不和,表症也。在表有寒湿、风湿、湿热;在里有积热、伤食、脏寒、冷冻饮料、外感、寒湿、下利、恶寒身痛、无汗、脉浮、泻下清水、色如屋漏、口不作渴,此寒湿伤于太阳也,北方麻黄桂枝汤,江南用羌胡败毒散,先散毒邪。
有疑辄问,不可因循,务期日进高远。若太阳见症,无汗脉浮紧者,加减羌活汤。
太阳之邪热,内结膀胱,而小便不利,用此方。此章分三条治法。